一、课程基本信息
梦幻西游名字符号起名的文化示范课课程设计
- 学科:语文文化
- 年级:七年级
- 课程时长:90分钟

1. 导入(10分钟)
通过播放《梦幻西游》游戏的精彩片段,引起学生对游戏的兴趣,提出问题:“你们的游戏角色取了什么名字?为什么?”引导学生分享他们的起名经历。
2. 理论讲解(20分钟)
介绍名字符号起名的文化背景,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、角色属性与名字的关系、以及名字符号在玩家之间的象征意义。
3. 分组讨论(20分钟)
将学生分成小组,每组讨论以下问题:
- 你们认为一个好的角色名字应该具备哪些特征?
- 结合自身经验,分享一个印象深刻的角色名字,并解释其含义。
每组准备后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,教师适时引导和补充。
4. 起名实践(30分钟)
学生根据讨论结果,自行设计一个《梦幻西游》角色的名字,并填入起名模板,模板包括角色类型、性格特征、名字寓意等。教师巡视指导,提供建议与反馈。
5. 分享与评价(10分钟)
邀请几位同学分享他们设计的角色名,并由全班同学进行评价。教师总结学生们的创造力与表现,强调好的名字对角色意义的重要性。
在授课过程中,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- 在导入环节,教师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参与,使他们主动表达。
- 在分组讨论环节,教师在每组间走动,倾听并引导学生探讨,加深讨论深度。
- 在起名实践环节,教师提供个性化指导,通过询问学生的想法来促进思考。
- 在分享与评价环节,教师不仅进行总结,要鼓励其他学生提出问题,促进更深入的交流。
教师总结课程内容,再次强调角色名字的重要性,并询问学生的感受与收获,鼓励他们在游戏中继续探索文化的深度。
鼓励学生在家中进一步研究《梦幻西游》的角色及其名字,准备在下次课程中分享更多创意与见解。